师德专题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 师德楷模 | 师德讲堂 | 学习资料 | 举报平台 | 学校主站 
师德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师德楷模>>正文

守护特殊儿童成长——记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周美琴

2022-12-12 17:00   中国教育报

       走进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楼外墙上一行红色大字格外引人注目——“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这是学校的校训,也是校长周美琴35年如一日的不懈追求。

  带领特殊儿童参加上海市首届学生艺术节荣获一等奖,历时10年探索“脑瘫学生康复与教育的实证研究”荣获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承接全国首家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中心,开启对特殊孩子科学精准全纳评估的全新研究,推动课堂数字化转型,为疫情期间居家的特殊儿童送去个性化课程……35年来,周美琴将“守护特殊儿童的成长”作为自己的使命,融入了自己的生命,用爱和智慧浇灌着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梦想。

  让爱做主,选择“守护”

  周美琴有一个比她小5岁的弟弟,幼时活泼可爱,要上学了,却被确诊为大脑发育迟缓、轻度智力障碍。从那时起,家庭陷入了艰难之中,父母为弟弟的康复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1987年,周美琴从上海浦明师范学校毕业,陆家嘴聋哑辅读学校校长蒋月影向她发出邀约,学校急缺年轻教师,希望她能投身特教事业,去帮助更多像她弟弟那样的特殊儿童。想起弟弟小时候快乐地给自己背儿歌的模样,周美琴心动了。

  “要去的,要去的,你一定要去的。”母亲一连串的鼓励与支持让她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努力去托举更多的特殊孩子重新飞翔。

  都说特殊教育是“择差”守护,个中艰辛只有经历了才能明白。

  “我做的都是些小事,只是希望能够尽力扶助他们‘康复成长,回归主流’。”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与挫折,周美琴倾情守护的初心从没有动摇过。因为特殊儿童的世界,她最了解。

  周美琴是学音乐的,刚入职时她就有一个梦想:如果特殊孩子也能走到舞台中央,那该有多好啊!

  1991年,得知上海市要举办首届学生艺术节,正在休产假的周美琴放下还在哺乳期的女儿,赶回学校组织学生排练。这一练,就是两个多月,几乎每天都是天黑了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家。

  比赛那天,孩子们的舞蹈跳到一半,伴奏的音乐出现了卡顿,领舞教师停了下来,听障的孩子们因为听不到音乐还在自信地翩翩起舞,那一刻,周美琴的眼泪夺眶而出,是心疼,更是骄傲。

  “我们也能和正常孩子登上同一个舞台绽放精彩!”周美琴和她的团队编排的两个参赛节目分获一等奖、三等奖,家长和师生们一片沸腾。

  “高期望”才会更专业

  2002年,根据市里的布局规划,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作为上海唯一一所综合性特教学校成立,除招收听障、智障儿童外,还开创国内先河,接纳脑瘫儿童入学进行集中教育。筹建时,周美琴被调去担任学校党支部书记。

  一无课程,二无教材,三无师资,完全是拓荒办学,周美琴却提出,要“满怀信心地对特殊儿童实施高期望教育”。很多人不能理解,她却深深地明白:“特殊教育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高期望,才能更好地用专业精神和技能去破解难题。”

  学校坚持走“医教结合”的道路,每名脑瘫孩子的课桌上都有“私人定制”的课表,一边做着手指操一边上课是课堂常态,有的学生上到一半还要转移到站立架上边训练边上课。

  校园里的设施也都根据孩子们的需求进行了专门的设计改造。方便扶撑的钢制课桌,不同硬度的椅垫,轻便式推拉门,可以升降的台盆和坐便器,45度角倾斜的镜子……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凝聚了周美琴和同事们的关爱和创意。

  光努力还不行,特教教师必须够“专业”。周美琴提出,要培养教师成为集教育、教学、康复、医疗于一身的“四型”人才,即专业精神奉献型、专业知识复合型、专业能力综合型、专业智慧创造型。学校每学年都会为教师量身定做6门公共培训课程和8门个性化培训课程,每年都会举办“雏鹰杯”“展翅杯”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她还积极推动教师探索特殊教育课堂数字化转型,在学生的个别化康复训练中运用信息化工具提升效果。

  疫情来袭,学校率先开通特殊教育线上教学平台,为每名居家学习的孩子及时送去了个性化课程。

  每名特殊儿童都是她的“孩子”

  在周美琴心里,所有特殊儿童都是她的“孩子”,用尽全力为每一名孩子的美丽人生筑梦是她义不容辞的使命。

  近年来,学校先后接纳了10多名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比利时、日本、韩国、波兰等国家的残障儿童,经过学习与康复训练,他们都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和提高。

  2013年,上海探索成立了5个听障和视障指导中心。作为第三听障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负责人,周美琴的服务半径逐渐向外区辐射,她常常要跑上近百里的路去为在浦东和奉贤普通学校就读的残障孩子提供巡回服务。

  2016年,上海成立全国首家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中心,周美琴勇挑重担,担任中心主任。她领衔组织了沪上近20名特教领域及医学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开展科学、精准、全纳评估,对全上海的特殊孩子给予“全生命周期”的呵护,一个也不放弃。

  听障生考进了高等学府,智障生毕业后通过职业训练找到了工作,脑瘫学生能够自己照顾自己……每当有特殊孩子取得进步,周美琴比谁都高兴,她说:“孩子的成长,就是我的成就。”(本报记者 任朝霞)

关闭窗口
内蒙古工业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