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欢迎江西援疆教师!”前不久,在新疆喀什机场,热烈的欢呼声引得行人驻足。原来,40名来自江西的教师将在克州阿克陶县开展支教帮扶工作,受援学校书记、校长到机场迎接,对江西支教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这已经是教育人才“组团式”援疆派出的第二批教师了。
组团选派,集体作战,“造血”与“输血”并重。
2021年,教育人才“组团式”援疆启动实施,19个援疆省市按照现有对口支援关系,为新疆12个地(州、市)、兵团14个师市选派了2000余名教育人才,组成了首批援疆队伍,奏响了对口支援的“交响曲”。
创新思路,打造新时代教育帮扶样板
新疆教育要想高质量发展,就要解决教师整体年龄偏小、校长队伍办学治校能力较为薄弱的问题。如何开展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受援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成了援疆教育人才面临的难题。
提升援疆综合效益,要有新思路、新方法。
发挥“组团”优势,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组团式”援疆,亮点就在于“团”,发挥组团优势是关键。“团”一方面指团队,是援疆省市派出的教育人才团队;另一方面指团结,是团结的力量和精神。援疆教师和受援教师相互配合、攻克难关,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援疆一批人才、带出一批人才。
河南把援疆骨干教师与受援学校教师结成“一对一”或“多对一”的跟学对子,“订单式”的培训方式帮到了点上,也扶到了根上;湖南的赵波老师来到吐鲁番市教育局学前教育中心后,同时抓师德师风建设和专业技能提升,寻求最具本土特色的学前教育发展新思路;黑龙江的董蕊老师精心准备每周的集体备课,为的就是在阿勒泰地区第一高级中学打造一支优质教师队伍;吉林的郭柏岩老师带领哈巴河县高级中学老师开展国家级子课题研究,以研促教,提升教学能力……如今,“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的传帮带模式已经成型。
“互联网+教育”,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如何让全国优质教育资源在有限的时空内转化为新疆的优质教育资源,应向教育信息化要答案。
福建先后聘请福建省知名教研员350人为昌吉州开展教育教学提质增效专题培训,培训教师12994人次;广东援疆团队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研活动,共开展“粤疆线上共教研,互助齐进促成长”系列教研活动80多场;天津组织同上一节物理课、同步联合教研、线上同课异构等活动,实现和田与天津优质资源的高度共享……
当互联网走进教育,空中课堂、云授课、线上培训逐步成为教学常态,教育资源跨时空共享,教师互助教研、师生互动交流更加便利,带动着新疆教学质量螺旋式上升。
文化润疆,架起交往交流“连心桥”——
育人之本在于育德,要培根铸魂,立德润心,春风化雨。山东援疆团队在受援学校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河北引入井陉拉花、沧州武术等地方特色文化,促进民族交融;湖北教师鲁佳俊组织“葡萄干遇上热干面”活动,加强武汉市和博乐市的幼教交流;安徽教师田超群来到新疆皮山县安徽实验学校后,指导学生开展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亲爱师爱科学知识”为主题的写作、朗诵、演讲……
依托优质文化资源的文化润疆行动让优秀文化走进校园,让青少年在优秀文化的浸润中养成良好德行。
“造血”兴教,让教育更公平而有质量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教育人才“组团式”援疆已经开展近两年,“组团”的力量正在显现。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传授给当地教师,带动了帮扶学校整体提升教学水平和育人管理能力,激发了被帮扶学校的内生动力,变“输血”支教为“造血”兴教。
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强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留下先进的教育理念,留下人才是最重要的。”来自浙江的援疆教师陈国民这样说。作为文综组教研组长,他积极改进教研方式,他所在文综组的9名阿克苏教师,成功立项多项地区级和市级课题,荣获自治区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自治区精品课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孩子们这样评价本地教师:“我们老师上课上得和浙江的老师一样好!”
教育整体水平更高了。教育发展的潜力,不仅要看教师队伍的能力,还要看硬件条件、课堂教学、教育理念等方方面面。
为了改善当地的办学条件,江苏援助伊犁的教育资金达12亿元,占援助总资金的20%以上,一批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学校办学条件。山西倾情投入8000万元高标准打造了新疆阜康市晋阜小学,有效缓解了阜康市校舍严重不足的问题。
对于来自上海、担任喀什六中校长的肖铭而言,课程建设是办好教育的重点。肖铭特意设计了“‘山海同心’思政人文综合教育活动课程”,意在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目前,“山海同心”系列已经形成18门课程的完整体系。为了保证课程高质量实施,肖铭还引进上海师范大学“中华文史经典精读”课程,请教授为当地师生授课,受到当地师生欢迎。
素质教育的帮扶导向让“组团式”援疆创造了新的帮扶典范。北京与和田共同举办的“京和杯”青少年足球赛,每年约2万名青少年参赛,形成了北京、和田两地青少年体育精神的传递与延续,反响热烈、深受好评。辽宁教育援疆团队通过深挖辽疆两地爱国英雄模范故事,以“七一勋章”获得者孙景坤、魏德友为切入点,为学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形成了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为主渠道,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思路。
接续帮扶,在教育发展的路上笃行致远
如今,教育人才“组团式”援疆的综合效益正在逐步显现,学生学得更起劲了,教育获得感更强了。
“咱们国家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出的信号最早是从咱们的新疆喀什地面接收站接收到的。”听到教师讲解这个信息时,孩子们的眼眸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显得兴奋、自豪。他们小心地抚摸着实验操作台问道:“这就是电视新闻上说的北斗导航系统吗?”
上海在喀什六中建设的航天科普馆试运行时,学生们看到高科技的教学设施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惊喜,发出阵阵赞叹。很多学生说:“仿佛在梦中一样。”
为巩固新疆教育发展成果,教育人才“组团式”援疆不是一时帮扶,而是持续不断的教育接力。只有进一步推动教育人才“组团式”援疆向纵深发展,打造新时代“组团式”教育援疆升级版,才能更好地助推新疆教育高质量发展。
首批“组团式”援疆教育人才实施到期后,2023年,各援疆省市选派第二批教育人才2000余名,援助新疆212所学校。
做好“组团式”援疆工作,选好人才是基础。此次选派结合了受援地当前的受援情况,根据学校办学规模、发展方向等要求,对选派人员进行了反复筛选、优中选优,尤其注重平衡教育人才的年龄与性别、管理与教学、急需与重要等结构,以提升援疆工作的精准度和契合度。
援疆教师中,有资深的校长,有专业引领的学校骨干,有怀揣教育梦想、年轻有为的青年教师,有重整行装、再次出发的学科带头人,还有共同逐梦的夫妻。目前,他们已经出征,离开了熟悉的家园,奔赴祖国的边疆地区,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万里援疆育桃李,坚定信念再前行。第二批援疆教育人才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作者:本报记者 张赟芳
《中国教育报》2023年04月11日第1版 版名: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