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李媖,女,工学博士,化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CO/CO2高效利用与转化、分子筛合成与表征领域的科研工作。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一层次、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可持续发展青年创新奖优秀奖、自治区“新世纪321工程”第三层次人选。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催化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等7个。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 Catal、Appl. Catal. B-Environ.等国内外高水平催化类SCI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项。
一、瞄准地方需求,潜心科学研究
我国一次化石能源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内蒙古自治区更是我国的煤炭资源大省,因此在本科的学习中,李媖就十分关注与煤相关的知识,并且认识到,煤化工可以将煤炭从燃料向原材料转变,同时实现减少污染排放、提高煤的附加值。因此,本科毕业后,她进入了全国化工学科排名第一的学校——天津大学,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始了围绕煤化工的科学研究。针对我国燃料乙醇的市场缺口逐年增大的事实,以工业应用问题为导向,围绕煤制乙醇工艺中催化剂的开发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作为团队主要参与人,完成了催化剂的吨级生产放大,并应用于乙醇合成千吨级中试。2021年,李媖来到内蒙古工业大学,她聚焦“双碳”目标,继续围绕工业催化剂在CO2化学转化中的应用开展研究,为内蒙古煤化工行业减少碳排放提供技术支持。
二、坚守育人初心,培养时代新人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师的根本任务。自入校以来,李媖相继承担了多门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基础及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并且主动承担本科生班主任工作。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利用“青年教师”身份的优势,与学生谈心谈话,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她在课堂上注重思政内容的引入,在知识教授的基础上,融入“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思辨能力”;注重强调“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培养有思想、有知识、有能力、有素养的化工人才,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荣获全国二等奖。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学实践水平,入职之初就主动赴化工设计院提升自身化工设计水平和工程实践经验。瞄准地方需求,作为负责人申请的“低碳技术与管理”微专业获批了内蒙古工业大学首批“微专业”建设项目,为内蒙古“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持续培养与输送专业人才。同时积极参加各项教学比赛和教研活动,不断充实、丰富教学内容,荣获第四届自治区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第四届内蒙古工业大学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内蒙古工业大学第三届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一等奖。作为参与人获得第五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三等奖。
目标坚定,脚踏实地,李媖将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与使命,继续在教学科研第一线耕耘,持续不断为北疆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02
孙振邦,男,汉族,1992年2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员,现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材料加工技术团队党支部书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主任。
他作为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自治区“工人先锋号”集体的主力成员,热爱祖国,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学生思维和品德培养。在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做出了优秀的业绩,深受学生、同事、领导的好评。
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自博士毕业后,毅然决然地选择留到地处边远的母校,在老教师传、帮、带的指导下,身先士卒地投入到教学、科研第一线,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具有从事高等教育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爱岗敬业。在各项工作中勇挑重担,主讲专业核心课程,兼任班主任,始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真正做到了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恪尽职守,全力以赴,积极投身到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专业学位点申报以及本科教学改革之中,在工作中品德高尚,淡泊名利,为人师表,广受师生好评。
二、立德树人,教书育人
始终秉承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教育教学理念,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重视教育教学研究,基于专业课程改革,发表教改论文。及时把握学科前沿,将最新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采用新方法与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重视专业建设,组织全系教师,完成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认证工作,并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主持修订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23版培养方案,撰写了多门专业课程课程标准。协助学校和学院完成了“先进轻金属加工与防护”教育部工程中心建设与验收工作。带领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电装技术创新大赛,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同时荣获优秀指导教师。
三、敢为人先,开拓创新
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不曾停下对于高强装甲钢、装甲铝高能束焊接新工艺、新方法探索的脚步。注重校企合作,科研成果转化,围绕汽车行业薄镀锌板、装甲高强材料等焊接结构,与企业深度合作,积极开展了高能束及其复合高效率、高质量焊接工艺研究,经费高达180余万。研制并开发了激光焊接设备、激光辅助MAG/MIG焊接系统及装备,目前研究成果显著,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科技论文10余篇,其中SCI、EI论文7篇,授权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