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楷模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楷模 >> 正文

中国焊接领域开拓者——潘际銮院士

 

2022年04月21日 00:00  点击量:


   

潘际銮(1927年12月24日-2022年4月19日),出生于江西瑞昌,焊接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名誉校长,湘潭大学名誉校长 。

1944年潘际銮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1946年转入清华大学机械系继续学习;194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就读硕士研究生;1953年硕士毕业后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教师,参与创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焊接专业;1955年返回清华大学机械系,建立焊接教研组,并担任教研组主任,并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78年担任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机械系客座教授、德国汉诺威工业大学材料工程系客座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7年担任秦山核电站焊接顾问;1993年出任南昌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02年担任南昌大学名誉校长 ;2011年担任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会长。2022年4月19日,潘际銮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作为中国焊接领域的开拓者,潘际銮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一生与焊接结下不解之缘。他参与解决了我国多项重大工程问题,让高铁轨道“天衣无缝”、让核电站“密不透风”。由于在焊接科学领域的突出成果和贡献,潘际銮曾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焊接终身成就奖”等众多荣誉,并曾两次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国家需要什么,什么难,我就干什么”

20世纪50年代,潘际銮一头扎进焊接领域,将生命与祖国“焊接”在一起。他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第一”,推动了先进焊接技术装备在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应用,引领和带动了国际焊接工程科学发展。

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和颠沛流离的艰苦生活,让潘际銮在求学西南联大时就坚定了救国报国之志。“那时我们很勤奋念书,念书的目的不追求别的,就为国家奋斗。”“要负担起天下的责任。”

为此,毕业后,他选择主动报考了焊接专业。

“学焊接?焊洋铁壶、修自行车吗?”有人笑话他。潘际銮却坚信,“这门发展中的技术会为新中国的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上世纪50年代起,他牵头创建我国高校第一批焊接专业,为新中国工业发展培养人才。60年代,实验成功氩弧焊并完成清华大学第一座核反应堆焊接工程;之后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子束焊机;1964年合作制造出我国第一根6兆瓦燃气轮机压气机焊接转子。70年代末研制成功具有特色的电弧传感器及自动跟踪系统。80至90年代在我国自行建设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担任焊接顾问。2008年完成“高速铁路钢轨焊接质量的分析”等项目,为我国首条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顺利开通作出贡献……

潘际銮为国家的十多项重大工程攻克了一道道难题,也向所有人证明——焊接技术在国家发展中举足轻重。“许多项目是在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封锁和禁运、科研资料极其匮乏、科研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完成的。”潘际銮生前曾回忆。

  首创“蜘蛛”机器人让焊接工人远离高危

让潘际銮念念不忘、倾尽20多年攻关研发的,是一款类似“蜘蛛”的爬行式焊接机器人。

经常在工地穿梭的潘际銮发现,焊工们通常爬得很高,被强光伤眼睛,被烟尘伤肺,有的需在200摄氏度高温下在密闭罐体内坚持作业,甚至会引发休克。他由此思考:能否开发出一个能帮人焊接的机器人,让工人们远离高危?

这是一个跨学科的项目。“机器人要在三维空间里头能爬,像蜘蛛一样墙上能走,天花板上倒着也能走。不掉下来就很难,还要能动,还要能控制它,焊缝在哪儿它要走到哪儿,最后还要成功焊接……这几个难关都非常难。”他说。

为研发出符合要求的机器人,潘际銮自学了自动控制、计算机等专业,带领团队攻克多重难题,终于研发出无轨导全位置爬行焊接机器人并申请专利。这项研究填补了国内外该项技术的空白,是国际焊接领域中的首创,解决了大型结构件在工地自动化焊接的难题。

目前,这一机器人已在一些项目上得到应用,经检测焊接精度高于行业相关标准,且工作效率比传统人工焊接提高3到5倍,在国家重点行业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过这些重大项目的淬炼,一批批焊接人才也迅速成长起来。潘际銮曾写下这样的话勉励学生们:“焊接是一门新兴的先进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标志。世界上约有一半的钢材需要焊接才能成为可用的产品,一辆轿车约有7000个焊点,一架飞机约有25万个焊点和250米焊缝,一个焊接的锅炉要比铆接的锅炉节省金属25%。想一想,焊接是多么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啊!”

用科研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是潘际銮一生追逐的目标。这位朴实的老人生前曾说,“我觉得我没有什么了不起,大家宣传很多,我还是实实在在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工作做出来就好,有没有名利,不要管它。”他曾多次提及自己的人生信条:“国家需要,坚决上马;知难而进,勇于攀登;团结友好,共同战斗;只求贡献,淡泊名利。”



 来源综合:人民网、新华社

 

上一条:教育部启动“大美校园”征集展示活动

下一条:【CCTV4-华人故事】会“发光”的教授王育华

联系地址:中国 · 内蒙古 · 呼和浩特爱民街49号 邮编:010051

内蒙古工业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