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物理系
物理系现有教师24名,其中高级职称15名,中级职称9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0名。教师中7人具有博士学位。物理系高度重视“三育人”工作,“三育人”学习教育和实践活动开展经常化、制度化,在物理系教师中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风气。
一、教学教研情况
物理系面向全校本科专业开设大学物理基础课程,面向物理电子学硕士专业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开设高等量子力学和半导体物理等专业课程。近三年承担学校教改项目6项,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20余篇。与此同时,系内共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一次,获得内蒙古工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一次。其中,物理课程群教学团队的验收结果为A级,被授予“内蒙古工业大学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从2003年开始招生,经过十多年的建设,电科专业课程理论物理导论、固体物理、光纤通信、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先后立项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近两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5%以上,就业质量显著提高,考研人数逐年增加,考研录取率达到了15%以上,多名同学考入北京工业大学的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硕士专业,得到该校教师的认可。刘闽华、李继军、武剑等被评为“优秀班主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品牌专业项目以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团队项目获学校批准建设。先后与包头市山晟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莱福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程大贝、张帅等获得国家奖学金;胡克敏、郝文婧、陈东胜、孟庆庆等分别获得自治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占锐、王炎涛等参加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内蒙古赛区一等奖,黄霆等设计的“自动储电具有USB充电功能的插排”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贾秋美等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
二、学科建设情况
物理电子学硕士专业2007年开始招生,现有指导教师12人,在校学生27名。本专业可以授予理学、工学学位。现有三靶溅射真空镀膜机、差示扫描量热仪、快速退火炉等科研教学仪器。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半导体光电子学、纳米结构的表征和物性测量等。
自2013年物理学学科建设项目获学校批准建设以来,经过学院领导和老师的不懈努力,收获了丰硕的成果。2014年,理学院与信息学院合作申报了电子与通信工程工程领域硕士学位授权点。同年,赵春旺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优秀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称号。
三、科研情况
近五年来,物理系科学研究业绩显著,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包括面上项目1项,地区基金7项),全系70%的教师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省部级、校级课题10多项,总经费达280余万元。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SCI、EI收录50余篇,相关科研成果已经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教师获得内蒙古自然科学一等奖,内蒙古青年科技奖,内蒙古青年科技创新奖,内蒙古工业大学“青年科技创新标兵”等奖励。1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名教师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和“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层次。
2013年,“新型功能材料的结构设计与物性研究”校级创新团队立项建设。
在我校科研论文奖励的SCI一等奖中,物理系教师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近三年分别为:2012年度为23.5%,2011年度为16.7%,2010年度为21.9%,三年平均占到21.1%。
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一、优化学科专业建设体系,提升专业水平,做好“教书育人”工作该系共有15名在职教师,目前承担着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两个专业的教学任务。获得学校2011年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称号和2012年“三育人”先进集体称号。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为培养社会需求的优秀专业人才,城市规划系始终把课堂教学质量放在教学工作的第一位,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不断创新,重视教学手段改革,运用多形式的先进教学模式,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对课程知识更深层的理解、以从不同角度审视的方法驾轻就熟地传递给学生,积极提高教学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同时,注重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结合,注重理论教学、设计训练、实践调研三个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真正落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育人目标的实现。
在“教书育人”方面,城市规划系以师资队伍建设为载体,在近年来“培养、提高、引进”为方针的建设中,正逐步形成多元开放式的、具有复合型知识背景的学科梯队。2013年,荣丽华、郭丽霞、董明晋等老师指导学生参加的2013年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的学生作业竞赛,获得国家专指委颁布的调研报告二等奖两项和三等奖两项;胡晓海、张立恒、贾震老师指导学生参加“西部之光”暑期设计竞赛,获国家专业学会和专指委联合颁布的二等奖一项和设计表现奖一项,内蒙古工业大学获得优秀组织奖。
以科研促教学为动力,2013年至2014年,该专业教师积极申报、参与各级科研项目,以科研促教学。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一项、重点基金两项校、校基金三项,此外,该系教师还积极参与到各类科研项目和创新团队等的申报和建设中,公开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
以学科特色建设为优势,在城乡规划专业升级为一级学科的背景下,2013年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专业指导委员会均出台了新一版《高等学校专业指导性规范》,对不同专业的发展方向、目标、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的要求、层次、计划及教学方法、手段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该系据此对现有本科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梳理和优化整合,以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组成完整、联系紧密、功能明显的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熟练的技能、敏锐的思辨能力、较强的协作能力的新一代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专业人才,满足为城乡建设服务的需求。
二、突出“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发挥党员教师引领作用,做好“管理育人”工作城市规划系全体教师均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教学管理工作与党建工作密切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将经验丰富、管理有方、工作负责的教师党员充实到班主任队伍当中,发挥党员的模范示范作用,从新生入学到各类教学实习、毕业教育,环环相扣,层层落实。不仅要求教师做到教书育人,而且要求做到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切实履行教师和班主任的岗位职责,深受学生好评。胡晓海、董秀明等教师连续数年获得校级及院级的“优秀班主任”称号。分段用制度来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为了提高城市规划系教学管理水平,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同时也为了指导、协调和控制教学管理工作,2012年,该系制订了《城市规划系教学管理实施细则》和《城市规划专业毕业设计实施细则》。
三、以人文关怀为理念,做好“服务育人”工作
“育人”是教师的使命,既要成为对学生言传身教的导师,又要做呵护学生、为学生服务的园丁。无论是课堂传道受业,还是课下交流心声也好,无不是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因此,“服务育人”对于教学事业的影响重要而深远。该系教师以学生为本,对学生从专业学习到课余生活都十分关心。通过课堂教学或课余谈话,针对学生学习、生活、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为学生排忧解难,从而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实际效果。
(宣传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