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着力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激励、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科研评价等工作。2022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教育厅联合发改委、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知识产权局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统筹指导我区高等学校加快完善科技激励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高等学校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202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科技激励的若干措施》,通过完善科技人才引育、激励机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激励保障等举措,激发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
为推进我区高等学校加快落实科技激励政策,优化提升科研管理效能,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激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特设立“科技激励”专栏,加大对科技激励政策的宣传力度,分享和推广各高等学校工作亮点和典型做法。
内蒙古工业大学
强化成果转化激励措施,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一、强化体制机制建设
在全区高校率先成立成果转化部门,成立校内成果转化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一体推进转化工作。被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自治区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和自治区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单位,在向区外先进高校学习的同时,大胆开展试点工作,收到实效。被自治区教育厅认定为自治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努力探索适宜自治区产业经济特点以及内蒙古工业大学学科布局的技术转移模式与运行机制。
二、强化制度激励措施
出台了《内蒙古工业大学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实施方案》和《内蒙古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明确将归单位所有的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赋予成果完成团队,赋予成果完成团队更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理顺了成果转化流程,将净收益分配比例由赋权试点前成果完成人占比80%增加至85%,学校净收益部分的50%用于职能部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专项经费,有效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依托学校“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内蒙古)基地”,成功举办了三期技术经纪人培训班,累计为自治区培养技术经纪人1890人,实现了全区各盟市全覆盖。这些技术经纪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协助广大科技工作者着力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科技创新效率,进一步使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四、建立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职称评聘制度
在职称评聘中,设置了成果转化职称序列;在教学为主型和科研为主型职称序列中,设置了相应的成果转化条款。注重评价成果质量和对产业经济发展的贡献,发挥导向作用。
五、将科特派与成果转化有机结合
积极探索科技特派员工作与科技成果转化相结合的新模式,将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优秀人才纳入科技特派员队伍,建立科技特派员服务信息资源库,在进行科技特派员服务的同时,与服务企业签署各类横向合同、联合申报协议,共同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下一步,内蒙古工业大学将稳步推进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工作,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激发释放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
案例一:科技成果直接转化并孵化——“地基微变监测雷达技术”转化应用
学校信息工程学院黄平平教授拥有“地基微变监测雷达技术”,是学校该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但其本人学术任务很重,同时指导众多学生,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时间没有保障。为激励黄教授团队加快成果转化,保障其科研人员充足的科研时间,经学校技术转移部门协助与福建特力惠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接洽谈,最终双方签订了科技成果转让合同。特力惠公司出资200万元购买我校拥有的相关专利技术和软件著作权,并出资2000万元在呼和浩特市建厂,组织“地基微变监测雷达”的规模化生产,每年市场需求超过100台,市场价值1.5亿元,该成果正式迈向产业化。此项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地矿、地质灾害区的现场接触式监测人力成本高、风险大,不能满足大范围连续监测的问题。
案例二:科技创新企业需求对接转化运用——“太阳能应用技术”转化应用
学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常泽辉教授主持完成的“太阳能设施农业土壤跨季度储热地温增温技术”和“多效管式降膜太阳能海水蒸馏装置”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为加快推进常教授的科技成果实现转化,学校发挥专业技术转移机构优势,协调各方资源,帮助该项技术进行产业示范,各项指标均达到产业化条件。通过线上平台宣介及线下走访对接,与内蒙古天之风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就两项技术进行多轮谈判,两项成果分别以100万元、200万元签订了科技成果转化合同,将具有自动除霜功能的复合多曲面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专利号:201720341791.3),一种光热光伏耦合供能免跟踪太阳能聚光器(专利号:201910438739.3)两项专利实施转让。双方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了太阳能光热产业示范基地和太阳能应用技术工程中心,天之风公司将每年出资持续资助团队和工程中心的建设和发展。